歐巴馬的金融改革方案當中,"信用評等"是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項。
最近其實國際上有許多信用風險機制變化,包括歐盟理事主席說:
"全球的信評公司都屬於一個國家(當然是指美國啦),公平嗎?"",而且要成立十個國際信評公司。
另一個重要發展是,中國的"大公"評級公司,公布了五十個國家的信用等級,把美國列在負面展望,而且比中國差。(請見下表) 大公在公布這份報告的開始時,提出了公布的動機,和評級的標準:
"从对人类社会安全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出发,为客观准确揭示国家信用风险,大公在长期研究借鉴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信用风险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信用风险形成的内在规律,创建了国家信用评级理论体系和新型评级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要素是国家管理能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财政实力和外汇实力。"
大公曾申請加入NRSRO(National Reco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在美國的一個監管"國際"信評機構的組織,當然是被拒絕,理由是"揭露不夠充分"。
網站上有一些訪問大公董事長兼總裁關建中的文字,其中一段很有趣,他說,其他的評級公司都在買賣評級(意思說只要出錢買就可以有比較好的評級了,只有他們是最大公無私的)如果真的是這樣,大陸的信用會比較好嗎?單單看數字與模型計算可能真的是比較好的,但是,背後的資料可靠性與對人性的尊重,這些無形的信用可能更重要。
看到大公在公布信評的動機這句話有些讓我不寒而慄
从对人类社会安全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出发...
馬克思,陳獨秀,李大釗等人當初創設共產黨也是由類似的想法出發吧!他們應該也都是好人。...
還有,大公這次沒有公布台灣的評級,大概不敢評,因為""國家和主權"評等。但我很好奇中國評級有無把台灣的資料算進去?
不過這些事件讓我覺得我一直希望台灣應該推動台灣本土信評的確是需要的,大公短期大概很難被國際認同(但如果和歐盟聯手就很難說,會計準則和評價準則就是如此),但在區域上(如亞洲),他的影響力是有可能發展得較快的。
要大公或許還作得到一些,但要無私,恐怕更加困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