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一個會議中間休息時間,一位在台灣長期參與會計準則制定的人士,提到最近在大陸參加一個會議的感想,是"好可怕",因為他覺得過去很自豪台灣的會計制度與實務,領先大陸許多年,可是這次在大陸聽到其介紹發展的快速,令人瞋目乍舌,相當可怕。此話一出,自然引起在場人士的不同意見。在坐的其實都是專業人士對大陸也多所交流,我大略整理一下我個人和大家的看法如下:


     首先,大陸最大的特徵應該是"差異極大",最優秀的,最落後的,恐怕在空間或是時間所存在的的距離在大陸都相隔不遠。一般人對大陸批評硬體建設很快,軟體就欠缺很遠。這樣說法也還有修正空間,像會計,風險管理,信評,評價等等制度的規範設計,中國制定和發展的也很快,只是,這些制度規範落實的程度,真的要打上極大的問號?


    簡單提幾個例子,前陣子曾對大陸的信評作一概略的了解,發現目前看到的最低是一個"A",本來以為我們有所遺漏,後來經過一些查證,了解真的如此,中國一方面把國際信評公司視為帝國主義侵略而排拒之,一方面卻經由國內自己設計的信評繁複體系,創造了由官僚層級來瓜分了這個橡皮圖章背後帶來的許多利益。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也有些類似,中國當然可以掌握最先進的分析技術,(我的以前學生有一次到中國幫他們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系統公司,在週五大略用投影片介紹一個風險管理技術的做法,下週一公司就把系統弄出來了),但是,這些金融機構背後的資料有多少可信度呢?GIGO是大家都知道的。


     有一次我到中國銀行介紹財富管理,學員提到的問題讓我頗驚訝,他們一直追問的是,如何能讓客戶買了商品"完全"沒有風險。不知道是否因為唯物論的想法尚未到量子力學的考量,這讓我想到我剛到美國在高速公路開車,不小心錯過了一個交流道就懊悔萬分,後來慢慢體會到,"失敗"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以前邀請來台訪問的一位大陸博士班學生曾在大陸銀行做過放款,他說他們以前的放款業務是"絕對"不允許有呆帳的。


     我問一些來台灣訪問的大陸學生對台灣的感想,他們說了些看似小的地方,例如在校園中走路不小心撞到了誰,一般都會連聲"抱歉",大陸上,最常聽到的是"你瞎了眼睛!"。在台灣許多地方會覺得整合上比不上歐美,主因是大家怕負責任而推拖似乎不應歸屬於自己從事的事務,大陸卻是個別爭著出頭搶地盤作事卻也難以整合。過猶不及,台灣和大陸比誰比較厲害呢?


     大略說來,中國大陸最上層的菁英之優秀是勿庸置疑的,但是即使他們有雄才大略與無私奉獻的心,畢竟也是少數,如何落實規範和制度要靠大部份的中堅份子來落實完成,許多基礎建設像資料庫,智慧財產,人與人的信任與尊重,願意犧牲某些小我...之類,恐怕還有相當的時日才能達成,也或許是台灣未來還能掌握的許多機會吧。


     "中"國自然可怕,不過若像陳志武所謂,中國若以為可以自創一個中國模式,不用從基本建設與人性發展的觀點出發,所謂超英趕美或是能有效率的持續成長,或是能夠得到國際上的信任(最難的事情),恐怕還不是短期就能夠成就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