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店看到剛出版李約瑟傳的翻譯,難得的沒有猶豫就買來看。過去好幾次有點衝動想把他的巨作"中國之科學與文明"好好讀讀,總是因為疏懶與那樣多的內容而望之卻步,這次能閱讀他的傳記,也算是稍可補償。


     李約瑟中國的科技與文明著迷,而且花了大半輩子在幫助中國尋找其"世界第一"的發明(臨終前一日,九十五歲時還在進行這樣工作),不過當初兩個引子應該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一個是中國留學生魯桂珍在劍橋讀書時給他的啟迪(感情力量其實也頗大的),另一個是他被英國政府聘請為正式代表到中國協助當時因為對日抗戰下國被摧殘慘重的學術機構。過去歐美人士多以為中國科技與文明極端落後,因著他的著作,才使得西方人了解中國過去在科技文明上,竟然甚早而且很快速的有了極高的成就。


     這本翻譯書很棒的是譯者潘震澤教授除了指出某些原文的錯誤(外國人寫中國難免要犯些錯誤,例如把唐三藏與玄奘混為一談),還幫忙加了一些註解來協助讀者的進一步認識。過去台灣並不重視翻譯,其實翻譯的工作又難又重要,能有這樣國際華人學者來幫忙開墾翻譯園地真是台灣出版界的新氣象。


     李約瑟除了找出並介紹了許多中國的偉大發明以外,他更提出一個相當重要且有趣的問題:為何明朝以後,中國科技文明的發展就緩慢下來,而且是幾乎停滯而被歐美大大的超越了?包括他自己後來也有許多的人嘗試解答。像是因為制度上的科舉制度或專制制度讓大家缺乏創造力。或是缺乏商業階級環境大家沒有創新的動因。還是因為歐美一直有競爭壓力而中國缺少某種內在的衝突。當然向前看最重要的,本書作者在結論中提到即使中國科技文化停頓了兩三百年,在數千年的歷史洪流當,中或許根本不足掛慮。


     綜觀李約瑟願意畢其一生的精力來為中國挖掘過去的寶藏讓世人知曉,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在可見的未來應該是很難發生的了,台灣如何適當的繼承中國文明遺產,還是讓外國知道台灣的科技與文化實力自,都要靠我們自己。這本李約瑟傳翻譯者的譯後記也說得很好,一個自由開放與公平競爭的社會,是科技進步的不二條件。想起沈中華在他幫一本世界金融史(其實是歐美金融史)這本書的前言所說:台灣應該鼓勵更多的學者用英文介紹我們自己的金融歷史。其實不只是金融,在其他社會科學的教學與研究上,這部分的確是台灣在整合知識文創上值得努力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