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朋友提到,「民國100年大泡沫」,這本書在書店成為暢銷書第二名,他母親不太懂經濟的都和他提到這本書而且有點緊張,我特地去買來讀一讀。
這本書的作者大學是學會計的,許多學者看不起學會計的人,覺得只是會做算數而已,這幾年大家似乎逐漸更能體會到會計學的重要性,最主要是這門學科較重視實務,而且是由制度面來著手,其實會計規範背後也有其相當深澳與複雜的理論與邏輯存在的。
預測未來是否發生泡沫其實是很難的,因為如果政策執行者相信這樣說法,應用適當的方式避免了泡沫的產生,或者是,這樣的說法引起一些恐慌,本來不會是泡沫的,現在反而因此肇成泡沫。那到底是預測準還是不準呢?真的很難說。
不過我還是像藉此機會把書中最主要的邏輯和假設做一個釐清,看過這本書的人或許可以自己再作深入的判斷。
書中最主要的邏輯大致是這樣的,太多的外匯造成大家換成太多的台幣,於是就產生了太多的貨幣供給,太多的貨幣供給造成了物價的上升以及泡沫的產生。
相信不少人學過所謂的"貨幣恆等式",M V = P y, 其中M是貨幣供給, V是貨幣流通速度, P是物價, y是實質的國民所得。
我們可以這樣想,如果魯賓遜在荒島上向星期五用一張百元鈔票買了十根香蕉,星期五也用這一百元向魯賓遜買了十根香菸,那麼M是100, V是2, P是10, y是20,其中V是貨幣流通速度,因為在這個例子流通了兩次。
在書中的邏輯是,M上升了, P會上升,泡沫就產生了。
不過,我們也不要忽略了,為了維持這個貨幣衡等式不變,除了P增加以外,也可能因為 y增加(時質國民所得增加----大家生產了更多的東西出來),或是 V 減少了(大家交易次數降低了)。
y的增加大致靠更多的努力與創新,例如節稅是否有用,產創條例是否發揮作用,大陸市場是否刺激更多的生產...。V的減少可以由大家的貨幣需求的所得彈性來解釋(因為 V的倒數 = M/Y),所以,如果大家賺的錢,以貨幣型態保留的比例越高(例如不敢消費等等),那麼貨幣流通速度也是會降低的。
因此到底外匯準備太多是否一定會造成金融泡沫,其實也未必是充分或是必要條件,要看其他變數的發展了。
另外有一個重要假設在貨幣方程式沒有特別提到的,是通貨替代的問題,過世的陳昭南院士是這方面的最早的專家,台灣因為是小國開放經濟,大家賺了外匯,最後換的未必是台幣,可能是美元或人民幣,這樣的推論又更複雜了。
有趣的是,央行最近似乎有點與作者建議的措施相類似的攘新台幣逐漸攀升,當然這也是大環境趨勢發展所致。
能夠有多方的意見發表總是好的,因為大家可以早做防範,不致於青蛙煮水。記得有個用功的學生曾來找我,說他在雙卡風暴前就寫信給主管機關提出警語,可惜沒人理他。
記得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後,有人研究為何台灣是少數能夠倖免的國家,不少國內外學者研究,主要還是因為台灣有充分的外匯存底所致。
問題在於外匯存底太多不一定好,太少也不一定好,怎樣才是最合適的外匯存底呢。
不曉得彭淮南總裁心中有無答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