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一場兩岸金融研討會,幾位在投資銀行與券商的貴賓先進踴躍發言,沒想到同仇敵愾的竟然是--主管機關(不只一個)太過保守了!對照今週刊2010,4,4第七四五期的標題:誰殺了台灣金融業,裡面走訪了許多金融菁英,他們做了許多批評不打緊,又再三要求隱密身份,擔心秋後算帳,好像躲東廠一般。看了真是不勝欷噓。


   曾經和一些政府其他部會的主事者談到與金融監理協調合作時,幾乎共同的聲音也是,他們太保守了,只想到監理而不是發展。   


   不過說來也很反諷的,對照一些被連動債或曾受到金融機構欺負的客戶,他們共同心聲是:政府老是與這些金融機構合流,不照顧廣大的老百姓。


   看來,金融主管機關的官員也頗可憐的,裡外不是人說。


    像最近聽到一個新的保險相關監管規範好像也被罵翻天,就是金融機構不得銷售有經核准的外國保險商品。相信主管機關是基於保護可憐的老百姓立場,可是卻引起金融機構極大的不方便。


    台灣的金融機構績效在亞洲殿後,幾乎是不爭事實,要從供給與需求來看這問題倒也還單純,金融機構太多造成惡性競爭(是否要把帳算在那位老財政部長值得討論?是否因為台灣是正面表列,阻礙了金融機構創新業務的機會也值得探討?)


    那天研討會說話不多的某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切中要害的提到問題(許嘉棟董事長也曾提出類似觀點),即使台灣供給增加了(例如台灣權證種類之多在全球大概也排得上名),又例如最近在台第一第二上市的數目增加不少,但是,需求沒有增加啊!供給增加只是排擠調其他業務的需求。


    他提到當初允許外資進入台灣面臨一些辯論,但是事後來看,因為後來有許多國內資金外移,外資渳補一些空缺,否則不會有目前台灣金融業還算差強人意的局面。


    我其實很贊成金融監理機關應該更加的開放來鼓勵台灣金融機構發展。


    但我也可以理解主管機關中層菁英的苦惱,如何應付上級的壓力(多做多錯不做不錯常是優化策略),薪資比起一般金融機構要少得太多是一回事,當然上級要應付一些立(利?力?)委,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是立委要面臨誰的壓力。


   惡性循環的結果,只能說選民自己不爭氣說


    風險管理不是只消極的避免損失,更應該積極的創造利潤才對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