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計程車和運匠聊天,說到要去參加研究生口試。


    運匠提到前陣子到保養廠進行維修,遇到一個也是開計程車司機,是個留美的博士,我想起多年前看到報導,美國紐約就有博士開計程車,現在台灣也有這樣的情況了。運匠問這個博士為何會來開計程車,答案是掙的錢沒有差太多,但是不用被老闆管,自由許多。至於問他那麼當初為何要去念博士,答案是當初也沒想到現在的就業差那麼多。


   運匠還露了一句閩南諺語,以前是"大學生踢倒路"(念台語,意思是誰便馬路上都會踢到一個大學生),現在是博士踢倒路了。


    當然職業沒分貴賤,博士拿出做研究的精神,規劃最適優化的開車等客路線和時間,說不定能有效的應用所學,提升開車的利潤,有何不好。


    讀書本身也可當作消費財,學習是種樂趣,就不會太計較讀書的回收。


    較有問題的是教育本來有很強的signal提供訊號功能,能幫企業徵人時做些篩選,如果學歷這方便的功能逐漸喪失,企業就需要花更多的成本來區隔來應徵的人員,這樣多少是種浪費。


    話說回來,中國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若能慢慢被打破,或許也是好事,越來越感覺教育在全球已變成一個"產業",許多作為是為著這產業的利益在盤算,是否對學子最有利未必是最重要的目標了。


   魯迅說的:矯往才能過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