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和李顧問喝些飲料聊些天,聊到資產負債管理,記得多年前有機會幫一家銀行上了幾次ALM的課,後來有有機會幫一家準保險金融機構擔任ALM系統與顧問的評審,對於ALM的看法自己卻一直沒有定論。


   在古早風險管理還沒流行之前,ALM其實就被提過,很多金融機構還有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只是後來風險管理流行以後,除了些系統廠商在談(還包括同時存在資產與負債風險的保險機構),一般而言不太談了。


    一位前輩提過他待的銀行,很古早時曾花了不少錢買了個資產負債管理系統,問題是,每天印出厚厚的近百頁報表,也沒人看得懂。


    我看一些較舊的原文書籍,把資產負債管理區分成風險管理與績效評估兩大部分,這大概是最大範圍的定義了。較狹義的定義成定價(利率)策略,或是流動性風險的評估等。只是以定價(利率)來說,真正重要的還是供需關係,真的照理論定價說不定銀行得關門,這也是不得已的事,績效評估雖然理論上可以考慮風險,實務上大部分須向短期業績低頭。


    想到其實在資源有限下,優先順序Priority應該是最重要的,看到些研究指出金融機構最大的風險還在策略風險,說來或許沒錯,但是很難找到一種系統來幫我們評估或是防範策略風險的。


    今天和一位同學聊到台灣設計人員待遇低的問題,它的好友曾去國外讀設計博士,提供意見不外是台灣市場小,語文能力不夠等等,我驚覺怎麼和平常聽到台灣的銀行(大學)績效不彰的原因幾乎一樣,原來世間許多到學問真是相通。


    以前談ALM,現在談ERM(三個字母的企管名詞何其多!),究竟是資本主義下業者為了賺錢創造的名詞?還是為了解決問題需要的良方?究竟是需要創造供給,還是供給創造需要,果然是經濟學的古老難解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