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在進行的這個研究,目前最大的瓶頸是,如何估算In House的設計服務投入的績效以及對於經濟的貢獻?

    過去對於設計服務的研究多半只考慮專業設計組織的產值等等。但是台灣這幾年的專業設計組織從數量上或產值上似乎未升反降,這與未來把文創產業作為重要新興產業的政策,似乎有所扦格。我們請教一些對於設計產業發展關心甚久的人士,大致也同意至少目前台灣專業設計組織要迅速壯大仍有發展空間。(例如日本就有十餘家上市的設計公司,台灣似乎仍甚遙遠)


    台灣如何專業設計組織的困境還待研究,目前我需要關心的是如何把大公司內部設計服務的價值先能夠證明出來,單純瞭解這些人員的薪水或是公司相關支出還不夠,因為這些都還只是投入,我們應該關心他們為台灣帶來多少貢獻。


   目前想到與蒐集到的幾個方向包括了:


   Shadow Pricing:這是經濟學很久就有的觀念了,是指增加一單位投入能夠帶來增額的產出有若干,概念上不太困難,不過落實計算就有不少假設需要面對,最大的困難應該是投入產出的大致關係要確定以後,才能估算邊際的部分。


   另一個在設計界最有名的公式是紅點總裁 Peter Zech的Design Value 書中提出的公式


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1122000008


Design Value = (設計強度X設計營業額)+(設計延續性X設計營業額)+設計資產


    我費了些功夫從成功大學借到他寫的書(好像是國內唯一的一本,該好好表揚成大不愧是台灣第一個設計博士搖籃),不過書中對於具體公式或許基於商業考量仍未列出衡量細節),我們或許只好依其概念來自己調整。


   比較麻煩的是他用了不少得獎資料,尤其是他們自己頒發的(這恐怕也有商業考量),台灣用得獎數目恐怕某種程度會高估貢獻,(蔣友柏就批評獎項與經濟效益未必畫等號)。


   還看到一些文獻是把公司區分設計好與不好兩部分,看看他們績效與價值的差別作為設計的價值。其他的大部分還在理論階段,實證資料慢慢才會出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abai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